几星霜

高校拟人/桥梁拟人/黑塔利亚/任系游戏/宝可梦/轨迹/圣斗士/刀剑乱舞/足球小将/史圈(三国主)/中二文学与小漫画生产者

关于两个江大桥的零碎思考(续)
兼论中文系学习对我拟人创作的启发

这个思考最终变成了我的毕业论文选题。产粮产去知网就是我...因为我确实很想弄清楚这个问题,很严肃的
图源江苏省美术馆。这张画今年暑假在武汉展过人不在武汉错过了唉...巨喜欢这副,今天看还蛮赛博朋克(复古未来主义)的
导师真的太会启发了,我之前囿于历史叙事,在现实主义里打转转变成历史翻译机,干货复读机。这其实也是包括我在内的一些拟人创作者的问题。不能叫缺点,而应该是遗憾,因为拟人本来是一个幻想的手法,是应该有更大张力和意想不到的效果的
于是老师问:你觉得长江大桥最震撼你的是哪一点?我说是那种很宏伟很崇高的感觉。说了这话后我豁然开朗,这是一个浪漫到甚至乌托邦的话题,是未来主义的,而当时无论是设计师(工程本体)还是作家(文本)都在表达这一点,它更接近于科幻而非史学。南京长江大桥50周年生贺时南大的鲁安东教授对它的评价就是“红色未来主义”:设计并不巧妙,很多结构是相对而言不理性的,但却有着一种拙朴的力量。这是一个进步的,面向未来革命的一种理想主义指引下的实践
1910年左右意大利的未来主义曾有一句话:“没有什么东西比一座正在建筑的房子的脚手架更美”,因为脚手架象征着人对于世界变化的燃烧的激情。一个房子建完了就静止了,脚手架象征着建造本身,象征着劳动,象征着不确定性,象征着力量,象征着对于未来变化的可能性。所以长江大桥想表达的美(包括大量的工地特写与小说,诗歌),是去表达一个混凝土背后某种能量的流动,及其暗示着的社会的流动,以及我们对于shzy建设的不断进行之中的激情
所以,写电焊也好,写铆钉也好,写女工人也好,都不是止于纪实的意义,它做出的升华,才是它写作的目的本身
这也许是中文系学习对我创作的一个启发,就是越过本体甚至越过历史去看你的心,你为什么喜欢,为什么激动,为什么有创作欲望。就我来说,我搞拟人其实本质是在写人,城市中生活的人,学校中的师生,大佬,历史中的人,创造了奇迹的人,我感动的和在写的其实是“人类”的故事和精神。具体到这个问题,为什么我对武汉南京很好奇很佩服,因为我对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是有向往的,所以我面对它们时,会觉得,啊,好高大,好神圣。而时代的变化使一些意义被解构了,一些东西从空中跌落,我在关于他们的故事里经常表露一种迷茫和失意的情绪,也是源自我自己的迷惑
希望能通过学习以及与大家的交流让迷惑越来越少,让内心能更多地袒露表达吧。毕竟创作就是把自己敞开了给人看嘛

评论

热度(64)
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图片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